| 深圳市少儿科技馆 - 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市少儿科技馆)
深圳市少年宫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对世界发布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对世界发布 超过目前国际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资料图片)

本报河北兴隆3月19日电(记者齐芳)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取得的首批巡天光谱数据从19日起正式对全世界发布,数据包括220万光谱,高质量恒星光谱172万条,超过目前国际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dr1.lamost.org/)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宇宙浩瀚,人类无法对每一个天体进行研究,获取天体光谱就成为认识、了解这些天体的最佳方法。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介绍,LAMOST望远镜就是给天体进行“户口普查”的利器,它于2009年在河北省兴隆县建成,2011年9月启动巡天观测。LAMOST不仅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每次观测可同时获得多达4000个天体的光谱。

LAMOST首批数据取得于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两年巡天观测任务,并于2013年8月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31所科研院所和大学正在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按照国际天文研究的惯例,数据保护期之后,数据对全世界开放共享。

严俊介绍,2014年6月,LAMOST已经完成正式巡天第二年观测,取得了第二批数据。巡天数据共包括413万天体光谱,其中高质量光谱327万,已经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预计2016年7月下旬对全世界发布。而第三年巡天观测已于2014年9月启动,将于2015年6月结束。

严俊表示,LAMOST第一期光谱巡天计划为期5年,预计能够获得超过500万条高质量的光谱。海量的光谱数据将成为“数字银河系”的重要基石,对于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意义。

延伸阅读

郭守敬望远镜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本报河北兴隆3月19日电(记者齐芳)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介绍,郭守敬望远镜执行先导巡天计划以来,包括中科院下属相关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美国密歇根大学、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德国马普天文所等国际合作者在内的31家科研机构,正在利用LAMOST数据开展研究工作,已发表SCI论文48篇,待发表文章21篇,15个LAMOST巡天重点课题正在稳步进行中。

赵永恒着重介绍了七项比较重要的成果:

1.在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区域内新发现近2000颗类星体,这是目前我国天文学家利用自主设备在该天区发现的世界上数目最多的类星体样本。这些类星体可用来探测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及其周围子结构中星际介质的化学组成、分布和运动学信息。

2.发现了300多颗白矮星。白矮星是低质量恒星演化的最终产物。我们的太阳有可能在几十亿年后也将变成白矮星。因此,发现的大量白矮星样本对研究恒星演化过程,确定银盘、球状星团以及银晕的年龄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3.发现28颗白矮—主序双星,其中发现2颗是共包层后双星候选体,共包层后双星是激变变星和Ia型超新星的前身,对研究共包层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4.从157颗天琴RR变星中探测到了3颗天琴RR变星存在超高声速激波现象。天琴RR变星对恒星结构与演化,银河系的形成和宇宙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5.新发现了50颗贫金属恒星。贫金属星是指大气中金属元素丰度远比太阳低得多的一类恒星,对于认识宇宙大爆炸的性质、了解第一代恒星的性质及研究银河系化学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6.对LAMOST大样本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银盘上方的恒星正在远离银河系中心运动,并伴随着沿盘向下运动的趋势;而位于银盘中间下方的恒星则进行着相反方向的运动,这表明银河系盘星的运动模式并非简单的圆周运动。

7.美国科研人员利用LAMOST数据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万多光年的超高速星,这也是迄今发现的距地球最近的超高速星,它正以每小时超过170万公里的速度“逃离”银河系中心。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已确认了约20颗此类恒星。研究超高速星能够帮助天文学家了解黑洞附近的情况,还能了解银河系暗物质晕的性质和暗物质的分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