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少儿科技馆 - 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市少儿科技馆)
深圳市少年宫

鱼类也有语言

有过海上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夜晚,海上会传来悠扬的“歌声”,这是海洋中第一流的“歌手”———赛音鱼在引吭高歌。别的鱼类也有会发声“歌唱”的,比如鱿鱼常像狗叫一样地嘶吼;海马的语调犹如打鼓声;印度海区有一种鲹鱼用类似小猪叫的声音“讲话”;小青鱼游时“叽叽”、“叽叽”的,活像小鸟在欢唱;黄花鱼能够变换各种声调,有时像打鼓,有时学猫叫,有时“吹口哨”;鲂鱼弗鱼本领也不差,猪叫声也会,呻吟声也会,打鼾声也会;沙丁鱼说起话来“哗啦”“哗啦”的,如同海边的波涛汹涌之声;南美洲有一种鲶鱼,咆哮起来在几十米以外的船上也能听见……鱼类声学的研究证明,鱼类也像陆地上的动物一样,有自己的“语言”。声音在水中传得快、传得远,鱼儿凭借着自己“本家”所特有的“语言”进行“对话”和“通讯”,以致在漆黑的夜里也能进行活动。否则,在浩瀚无边的大海里,鱼光靠眼睛观看有限的距离,要生存下去,是不堪设想的。

  鱼类语言有特定的内容,只因鱼类是低等动物,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它们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许多鱼确实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传递自己的信息。比如,把鲂鱼弗鱼捕上船来,它会“哇哇”怒吼不已,显出一种威胁的姿态;如果你把它放到水族箱里,用手轻轻地抚弄它,它就高兴地轻声哼着;如果你用力拨弄它,它就会像小猪一样尖叫起来,扭身逃窜。大黄花鱼产卵前“吱吱”地叫唤异性同伴前来汇聚;产卵时“呜呜”“哼哼”地私语;产完卵后就像母鸡生了蛋那样“咯咯”欢唱,声音之大,常常吵得渔民夜间不得入睡。据资料记载,有一个海湾的出口处,被许多悬挂在缆索上的铝杆拦阻了。海湾里有五只海豚,其中一只游到铝杆附近用它的“回声定位器”进行了详细的侦察,然后回来报告。海豚们就用刺耳的“吱吱”声“交谈”起来,在“讨论”中还不时“派员”再去“核实”情况。经过半小时左右的“研究”,终于认定这铝杆栅栏没有什么危险,这才一一穿游出去。有人把幼海豚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播放给母海豚听。母海豚立即焦躁不安地四下寻找它的孩子。由此可见,不论是海洋鱼类或者哺乳类,都普遍用“语言”作为生命活动的一种手段。它们的“语言”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摄食、联络、寻找异性、召唤伙伴及后代、危险警戒和威吓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鱼类语言学和水声通讯系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大量的工作尚待以后进行。

  鱼类虽然没有声带,但它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说话。有的鱼用鱼鳔来发声,气体通过鳔管,引起振动能发出声音;脊椎骨的振动可以通过与鱼鳔相连接的肌肉传递过来,引起鱼鳔的共振。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
Baidu
map